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欢迎您访问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网站
技术文章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的调试技巧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的调试技巧

更新时间:2025-07-03   点击次数:4次
  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的调试是确保检测精度和仪器稳定性的关键步骤,需要系统性地优化仪器参数、样品前处理及实验环境。以下是实用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调试前准备
  1.检查仪器状态
  确认仪器各部件(如光源、原子化器、检测器)连接正常,无漏气或松动。
  检查氩气(或氢气)供应压力是否符合要求(通常氩气压力为0.2-0.5 MPa)。
  2.预热与稳定
  提前开机预热30分钟以上,使灯丝、原子化器等部件达到稳定工作温度。
  点燃空心阴极灯(如砷、汞灯),观察灯电流是否稳定,能量是否达标。
  3.标准溶液配制
  配制梯度标准溶液(如As、Hg的形态分析需不同价态标液),浓度范围覆盖样品预期值。
  注意酸度、还原剂浓度与载流液的一致性,避免基质差异影响信号。
  二、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关键参数调试
  1. 光源优化
  灯电流调节:
  逐步增加灯电流(如从10 mA升至30 mA),观察荧光强度变化,选择信噪比最高的电流值。
  避免过高电流导致灯寿命缩短或背景噪声增加。
  负高压调整:
  在保证灵敏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负高压(如从280 V降至250 V),以减少暗电流噪声。
  2. 原子化系统调试
  载气与屏蔽气流量:
  载气(氩气)流量通常设为400-800 mL/min,屏蔽气流量略高于载气(如1 L/min),防止外界空气干扰。
  通过观测荧光信号稳定性调整流量,避免过大导致原子蒸气稀释或过小导致石英炉积碳。
  氢化物发生效率:
  调整还原剂(KBH?)浓度(如0.5%-2%),确保氢化物衍生反应完*,同时避免过量产生气泡干扰。
  3. 进样系统优化
  蠕动泵转速:
  根据样品粘度和进样量需求调整转速(如20-80 r/min),保证进样均匀性。
  采样时间与延迟时间:
  设置合理的采样时间(如5-15秒)和延迟时间(如1-2秒),确保信号峰形对称且无拖尾。
  4. 信号采集与增益调节
  负高压与增益匹配:
  先固定负高压,调整增益至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再微调负高压优化灵敏度。
  积分时间:
  根据荧光强度设置积分时间(如0.5-5秒),弱信号延长积分时间,强信号缩短以避免溢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PF7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过程中的误差}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北京市平谷区平三路3号
    手机:18001075583 邮箱:tao.xu.rl@pgeneral.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0049403号-12 技术支持:仪表网 管理登陆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www.bjpersee.com)专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研制、开发、生产,型号丰富